新闻纵横

新闻纵横

学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暨秋季备课会

日期:2025-10-17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浏览量:
字号: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10月16日,学校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暨秋季备课会。培训由学生工作处(武装部)主办,心理指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虚拟教研室承办。学生工作处处长胡春毅、教务处处长陈贞翔、副处长张杰出席开班仪式,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主讲教师以及近三年新入职辅导员等近70名老师参训,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晶主持培训(备课)会。

开班仪式上,陈贞翔充分肯定了虚拟教研室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就课程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材-教师-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系统完整的教学闭环。二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对标国家级一流课程标准,着力打造高水平“金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三是要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质量改革,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推动课程持续创新发展。胡春毅强调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明确角色定位,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培养“见微知著”的敏感度,将心理关怀无缝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二是提升专业能力,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型。通过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式夯实理论、精进技艺,做到用心备课、用情上课,打造学生“爱听想上、终身受益”的心理课堂。三是坚守育人初心,以“耐心、细心、匠心”呵护学生成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培训环节,主讲老师依托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围绕情绪管理与调节、人际沟通与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压力管理与应对等九大专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现场演示了以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课堂实操方法。研讨环节,参训教师积极交流教学困惑、分享创新经验,主讲老师逐一答疑并分享提升课堂吸引力的关键策略。工作布置环节,心理指导中心就授课安排、考核方式等作出具体说明,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清晰指引。参训老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温度,真正实现了“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回”。

此次培训既是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学校将不断完善“校家社”协同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455”工作体系,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持续优化积极心理视角下的“线上下融合+课内外互通”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课程自建、教材自研、队伍自配、师资自训”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撰稿:刘万丽  蔺琦琦    编辑:张雅静    编审:张伟